路燈照亮著大街小巷,是生活周遭最熟悉的公共基礎建設之一,在嘉義卻把平凡的路燈放入感知器變成「智慧路燈」,2019年經濟部工業局與嘉義市政府攜手合作,於嘉義8處場域(商圈及景點)設置20座智慧路燈,如 : 文化公園、嘉義公園、中央廣場、檜意森活村、嘉義火車站、嘉義大學、阿里山森林鐵道車庫園區及美術館等地,希望透過智慧路燈將所收集大數據,更有效的為城市永續營運服務。
( 資料來源| Smart Pole in Chiayi FB 粉專頁 )
三大用途:
1. 大數據蒐集 於路燈內加裝的偵測及感知設備,可感測空氣品質、溫度及經過的人流量等。
( 資料來源| Smart Pole in Chiayi FB 粉專頁 )
2. 節能省電 根據不同時段,啟動照明開關與調整亮度排程,相當的節能省電。
3. 節省人力成本 遠端監控,回報問題、遠端維護,減少傳統人力到場確認,相當節省人力成本。
三大用途中對於大數據應用更是未來的一大趨勢,尤其對於場域|商圈分析來說,客流分析應用絕對是一大福音,讓遊客及商家清楚知道場域|商圈內客流狀況,事先進行流量管控 ( 使環境逛起來舒適 ),另外各商家還可根據分析,做出更精準的行銷活動及人力上的安排。
資料來源 :
Smart Pole in Chiayi 粉絲頁 (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mart-pole-in-chiayi-100943011816233/ )
《自由時報》嘉市建置20盞智慧路燈 偵測空品人流 ( 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307424 )
Comments